冬至,作为二十四节气中一个节气的同时,它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。在古代民间有在冬至拜神祭祖的习俗,因此流传着“冬至大如年”的说法。
这么一个特殊的日子,自然得吃点儿啥才行。然而就这个问题,南方人和北方人之间似乎又燃起了“战火”。
一些南方人认为:冬至必须得吃汤圆!
冬至的汤圆又叫冬至团,取“团圆”的意思。在南方,每逢冬至,各家各户都会磨糯米粉,用糖、肉、蔬菜等做成馅,包起来煮熟吃。而且南方人不仅自己吃,还会送给亲友表达祝福。
另一些北方人却表示:“冬至饺子夏至面”,不吃饺子会冻掉耳朵!
相传医圣张仲景告老还乡时看到了受冻的百姓,便用羊肉和驱寒材料放在面皮里,包成像耳朵的样子,做成一种叫“驱寒娇耳汤”给百姓吃。于是后来每逢冬至,百姓便模仿做着吃,形成了习俗。不过这也是因为,北方冬天寒冷,人体耗热量多,吃饺子能够补充更多的热量。
眼看这边南方人和北方人就要争起来了,又有一群人围过来:你们怎么就代表所有南(北)方人了?那我算是哪里人?
在浙江,杭州人冬至吃年糕的习俗是从明末流传下来的。他们认为在冬至吃三餐不同风味的年糕,就可以年年长高,图个吉利。
而浙江台州人却又不一样,他们吃的是擂圆。虽然与汤圆一样都是由糯米制成的,但实际上却并不相同。擂圆的外面会裹上一层黄豆粉,配合糯米的软糯,别有一番风味。
念叨着“除了广东都是北方”的广东人,冬至吃的是烧腊和姜饭,广东客家人在冬至还会酿酒,因为他们认为冬至的水味道最醇。
山东滕州人则说冬至是喝羊肉汤的日子。相传,在汉高祖刘邦时期就已经有冬至吃羊肉的习俗。而且滕州人也会给长辈送羊肉,为家庭求个好兆头。
不过对于吃货来说,自己是哪里人都没有关系,只要能吃好吃的东西就行了!最重要的是,冬至可是个养生的大好时机。
羊肉饺子和羊肉汤是公认的冬日养生补品,在《食医心镜》、《金匮要略》等书籍中都有关于羊肉能养生的说法;
传统酿酒法制作出的温润甘醇,冬天喝,暖身暖胃;
至于汤圆、擂圆等包裹着的黑芝麻、核桃、红枣等的养生价值就更不必说了,随便一本养生书里都有记录。
俗话说“三九补一冬,来年无病痛!”想要多补补,只靠吃饺子和汤圆怎么行?最好再来点儿用黑芝麻、核桃仁、黄酒、红枣、枸杞等加上阿胶制成的固元糕!
说起阿胶,就不得不提山东东阿县,这里可是被誉为“中国阿胶之乡”。《本草纲目》载有:“阿胶《本经》上品。弘景曰:‘出东阿,故名阿胶。’”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,造就了阿胶糕的正宗产地,这是其他地域无法复制的优势。
在如今的市场上,张太和的固元糕使用的就是来自东阿原产地的阿胶,其他材料也是全国各地产的优质品。制作过程还传承了古法工艺,不添加防腐剂和塑化剂,因此很受大众欢迎。
打开张太和固元糕精美的包装,就可以看到切口整齐的规整胶块;胶体本身则透明如琥珀;大颗大颗的果肉让人眼馋;吃起来胶香四溢、口感软糯~
因为品质好、味道好、包装好,所以很多人不仅自己吃,还会买上礼盒装送给亲朋好友,毕竟好东西当然要跟大家分享!
写了这么多,小编都已经饿了,得马上来一块张太和固元糕准备过冬至了~